梁爱斌教授:CAR-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日趋成熟,临床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
梁爱斌教授接受仁医界专访视频
近几年来,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治疗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多突破进展,在复发难治的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实体瘤的治疗上展现出惊艳的疗效。如今CAR-T疗法在国内日渐成熟并逐渐走向临床应用,当前还需注意哪些事项?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克服解决?
为此,仁医界记者特地采访请教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教授。作为国内最早开展CAR-T细胞临床研究的专家之一,请他对当前CAR-T以及CAR-NK、TCR-T、TIL等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专业透彻地分析。同时,梁教授也结合多年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细胞治疗的未来临床应用提出了独到深刻的见解和建议。
梁爱斌教授在会上精彩报告视频
近日,《CAR T细胞治疗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路径指导原则》发布会在杭州召开,梁爱斌教授在会上代表工作组发言,他介绍了《指导原则》起草的缘由、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次《指导原则》的起草、修改和成文得到国内数十位血液和细胞治疗著名专家自始至终的关心和指导,并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同时梁教授也呼吁临床工作者共同关注CAR-T细胞治疗的毒副反应,科学评估和筛选患者、及早进行毒副反应的预判、快速有效处理毒副反应,最终提升CAR-T细胞治疗长期预后,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受益。
梁爱斌 教授
血液肿瘤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迄今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中美重大合作项目1项,获得国家高科技专题“863”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课题“973”项目2项。同时还获得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迄今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及其他多项荣誉称号。在国内率先开展CAR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参加撰写《中国CART治疗相关并发症防治指南》。发表论文200篇,SCI论文53篇,部分论文发表在《Cell》《Leukemia》《Cancer Research》《Haematologica》和《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等著名期刊,参编血液学著作2部,申请国家专利6项。梁爱斌教授:管控CAR-T治疗相关毒副作用是未来需努力的方向
钱文斌教授:携带IL-7/CCL19的第四代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疗效优异
邱录贵教授:中国MM CAR-T研究占国际同类研究半壁江山,未来应加强前瞻性、大系列、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李玉华教授:CAR-T桥接DC疫苗输注疗效显著,或是CAR-T联合治疗策略新方向
侯健教授:当前老年MM患者诊疗挑战众多,需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
刘澎教授:大多数中国MM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早期干预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李振宇教授:2020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亮点更新,推荐复发适合患者优先进入CAR-T研究
傅卫军教授:多发性骨髓瘤新型治疗药物研究推进,有望带来治疗策略的改变
郝思国教授:脐血移植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对照研究
陈方平教授:基因治疗遗传性血液病疗效令人振奋,未来进入临床应用可期可待
周剑峰教授:进一步优化CAR-T疗法向终极治疗方向发展,更好地融合于现有治疗体系
朱军教授:国内CAR-T研究数量多但原始创新不够,未来应深化研究做出中国特色
胡永仙教授:CAR-T桥接allo-HSCT临床获益明显,未来通用型CAR-T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曦教授:CAR-T和移植结合应用前景可期,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若干问题
周剑峰教授:双靶点CAR-T临床表现良好,多靶点是CAR-T研发必然趋势
李振宇教授: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初有成效,未来还需加强研究
蒋慧教授:在临床中深化科研思路,探索儿童血液疾病的更优治疗方案
赖洵教授:攻克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CAR-T细胞疗法未来可期
朱军教授:2020年COSO淋巴瘤诊疗指南亮点解析,新药物新方案带来新突破